《主人思維VS客人思維》
「自己的生命別叫他人負責」
「半神」是一本讀起來很舒服的書,作者用他一貫說書的方式,將自己的經歷寫成30篇故事
每一篇他都像引路人一樣,帶領你進入這個篇章
而且越讀越順,越順讀越快,會讓人不知不覺就看完一整本
歡迎來到平諳夜,我是諳夜
今天我想繼續跟大家聊「半神」這本書
今天講的是
第四個章節------《客人思維VS主人思維》
天氣非常炎熱,你已經汗流浹背
在咖啡廳等了將近十五分鐘
原本你的心情很好,因為跟好久不見的朋友相約喝咖啡
但他遲到了...........
這打壞了你的所有計畫,也讓你開始不耐煩
就在這時,他悠悠哉哉地走過來
彷彿一切都沒事發生
接下來你會怎麼做呢?
1、叫他道歉,讓他負責處理你們之間因為遲到而有的尷尬與你不滿的情緒
2、主動開口詢問發生什麼事,並主導你們之間的互動,引導他進咖啡廳
前言:
自己的生命別叫他人負責。
這一個章節熊仁謙為我們講述了主人與客人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心得感想
我相信上述故事中的場景,每個人都經歷過
那兩種處理方式或許都做過,我就是
但如果由對方主動緩解這種尷尬,就是一種客人思維。
怎麼說呢?
客人思維跟主人思維最大的不同在於承擔
主人思維在於自己願意承擔生命中的所有責任
不只是照顧好自己這類的事情
而是所有發生在生命中的一切都必須掌握,包含自己與他人相處的不適感
舉剛剛那個例子
我跟朋友相約喝咖啡,結果他晚到了15分鐘,我就會覺得很尷尬、不開心😠,認為對方應該要來跟我道歉或緩解尷尬
但其實這就是一種客人思維。
我把自己準備好了,穿個帥帥的衣服,準時到場,剩下的應該是對方要負責的
其實不然。
如果把自己當成生命中的主人,應該要為一切事情負責
倘若對方遲到,你當然可以不開心或下次不跟他約
但應該要由你自己來「主動」解決你跟對方之間的尷尬。
「主動」去承擔發生在自己生命中的一切、去主導所有關係
就像有人來你家作客,你要給對方一個舒適的環境,讓對方能夠在這趟旅程感到快樂
或是給他一個糟糕的體驗,讓他此生都不想來作客
由你決定,因為你是自己生命中的主人與主宰。
結論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會把自己當成客人
容易陷入一種情形
我把我自己的部分做好即可,剩下的不甘我的事
其實不然。
主人思維強調的是每個人都是生命中的領導人
引領自己做任何事與決定
當然包含自己的情緒舒不舒服。
一旦你把主控權掌握在手中,自然可以Control自己處在什麼樣的環境或心態
而掌握了這些,就不會發生因為誰誰誰讓你不開心的事
因為,你可以決定你自己開心或不開心
做自己生命中的主人,就能把影響自己的外在因素降到最低。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邊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這樣就不會錯過更多的文章囉
那我們下一篇文章見,掰掰!
( https://www.facebook.com/%E8%AB%B3%E5%A4%9C-1101340166660009/ )
上面是我的另一間店 ( FB小天地)
歡迎進來「觀光」 ( 逛網站 )
喜歡的話也可以按下「購買」 ( 讚 ) 鍵
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