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樣,都覺得坐在駕駛座跟副駕駛座的感覺有差?
坐在副駕駛座你可以很輕鬆的看書、吃東西或觀賞窗外風景,因為你只要跟隨駕駛就好
他帶你去哪,你就去哪
駕駛座則不一樣,他除了要擔起整車人安全的責任
還要給予他們方向,帶著他們往前走
此外,還需要觀察四周狀況,避免危險的發生
前言:
留在當下,真誠感受
這一個章節熊仁謙透過開車與坐車的差別講述了傾聽與說話兩者各自的重點。
心得感想
不知道你是否有開車的習慣?
有開車習慣的人應該會知道,開車最重要的就是主導
你要知道怎麼走比較順,怎麼走比較快
還需要四面八方的環顧,好讓這趟車程能平安順利
所以,當你車上的副駕一直要搶你的主導權
跟你說怎麼走比較好啊,遇到某些狀況幹嘛不按喇叭等等
你就會有種被剝奪主導權的感覺
就好比說話與傾聽。
說話的人就是駕駛,他要負責主導整個對話
包括怎麼說、抑揚頓挫、哪裡該停頓、哪裡該畫重點….等等
而傾聽的人就好比副駕,你不能在對方說話時一直插嘴
那會打亂了對方的節奏。
你應該要安靜的聽對方的脈絡與觀點,然後在停頓點適時提出問題
引導對方可以講更多,把話題延續下去
一個好的傾聽者就像主持人,有辦法讓說話的人可以把話講完,還可以意猶未盡越講越多
主持人很重要,但主角應該要是來賓
這也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
結論
人生來就會說話,但學會何時該說何時不該說就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
我記得聽過一則故事,故事主人公是日本人
他的工作很特別,是一名傾聽師,就是專門聽別人說心裡話的職業
聽起來很容易,但其實非也。
你要一直聽對方說話,自己完全不能插嘴
這其實相當不容易
尤其對方剛好講到你的熱情所在。
這個故事很有趣,它告訴我們傾聽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
有好的傾聽你才能知道對方真正在乎的點或是問題
如此一來,你開口給建議的時候才能打在點上,快速的解決問題。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邊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這樣就不會錯過更多的文章囉
那我們下一篇文章見,掰掰!
( https://www.facebook.com/%E8%AB%B3%E5%A4%9C-1101340166660009/ )
上面是我的另一間店 ( FB小天地)
歡迎進來「觀光」 ( 逛網站 )
喜歡的話也可以按下「購買」 ( 讚 ) 鍵
感謝大家